8.0000.1201.0806库伯勒编码器
德国kubler编码器的工作原理主要基于其内部的感应元件,常见的感应元件有光电式、磁电式和电容式等。以光电式编码器为例,其工作原理是通过旋转轴上的透光窗口和遮光窗口的交替出现,使得光电传感器产生脉冲信号,进而测量旋转角度。
kubler增量式编码器的工作原理
增量式编码器通过中心有轴的光电码盘,码盘上有环形通暗的刻线。光电发射和接收器件读取这些刻线,获得四组正弦波信号组合成A、B、C、D,每个正弦波相差90度相位差。通过比较A相和B相的信号,可以判别编码器的正转和反转。每个旋转周期输出一个Z相脉冲以代表零位参考位。
绝对式编码器的工作原理
绝对式编码器的每一个位置对应一个确定的数字码,因此它的示值只与测量的起始和终止位置有关,而与测量的中间过程无关。这种编码器通常具有高精度、高分辨率和高速测量的能力,适用于需要精确控制位置或角度的应用。
kubler编码器的应用领域
编码器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系统、数码音频、视频、图像等领域。增量式编码器通常用于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电梯等领域,而绝对式编码器则适用于机床控制、医疗设备、航空航天等领域。
德国KUBLER库伯勒增量式编码器转轴旋转时,有相应的脉冲输出,其旋转方向的判别和脉冲数量的增减借助后部的判向电路和计数器来实现。其计数起点任意设定,可实现多圈无限累加和测量。还可以把每转发出一个脉冲的Z信号,作为参考机械零位。编码器轴转一圈会输出固定的脉冲,脉冲数由编码器光栅的线数决定。需要提高分辨率时,可利用 90 度相位差的 A、B两路信号对原脉冲数进行倍频,或者更换高分辨率编码器。
德国进口KUBLER库伯勒工作原理编码器可分为增量式和绝对式两类。增量式编码器是将位移转换成周期性的电信号,再把这个电信号转变成计数脉冲,用脉冲的个数表示位移的大小。
绝对式编码器的每一个位置对应一个确定的数字码,因此它的示值只与测量的起始和终止位置有关,而与测量的中间过程无关。
德国进口KUBLER库伯勒增量式编码器以转动时输出脉冲,通过计数设备来知道其位置,当编码器不动或停电时,依靠计数设备的内部记忆来记住位置。这样,当停电后,编码器不能有任何的移动,当来电工作时,编码器输出脉冲过程中,也不能有干扰而丢失脉冲,不然,计数设备记忆的零点就会偏移,而且这种偏移的量是无从知道的,只有错误的生产结果出现后才能知道。
解决的方法是增加参考点,编码器每经过参考点,将参考位置修正进计数设备的记忆位置。在参考点以前,是不能保证位置的准确性的。为此,在工控中就有每次操作先找参考点,开机找零等方法。
比如,打印机扫描仪的定位就是用的增量式编码器原理,每次开机,我们都能听到噼哩啪啦的一阵响,它在找参考零点,然后才工作
库伯勒编码器部分优势型号
KUEBLER 8.9080.1831.3001 290MA
KUEBLER D8.4B1.0200.0052.2000
KUEBLER 8.5020.0310.1024.S090 编码器
KUEBLER 8.H120.3300.2048.A033
KUEBLER 8.5000.5354.0100
KUEBLER 8.A02H.1151.1024
KUEBLER 8.0010.4000.0000
KUEBLER 8.9080.4231.3001
KUEBLER 8.5000.8312.1024
KUEBLER 8.0000.5012.0001
KUEBLER 8.5020.D824.0360
KUEBLER 8.A02H.4122.1024
KUEBLER 8.0000.1201.0806
KUEBLER 8.0000.1201.1008
KUEBLER 8.9000.1162.1000 8.0000.1201.0806库伯勒编码器